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实施以来,长治市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,以渠道下沉和物流升级为突破口,以数字赋能为切入点,通过完善基础设施、培育市场主体、推进品牌建设,逐步建立完善以县城为中心、乡镇为重点、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,乡镇商业业态不断集聚,农村地区消费提质扩容,县域商业建设取得良好成效,上党区、屯留区、长子县等10个县区列入全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,屯留区获2024年全国县域商业“领跑县”称号,打造出屯留区余吾镇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和屯留“掌上云仓”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示范样板,探索出一套县域商业建设的长治模式。
一、培育经营主体,夯实商业体系“硬支撑”
以人口相对聚集的乡镇为重点,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、大中型超市等,完善冷藏、陈列、打包、结算、食品加工等设施设备。鼓励连锁商贸流通企业、电子商务平台下沉农村,拓展餐饮、休闲、娱乐等消费新业态新场景。依托邮政、供销等商贸流通基础设施,打造乡镇商业集聚区。
二、完善物流网络,拓宽双向流通“快车道”
发挥县城和乡镇物流枢纽作用,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,根据实际需要,配备自动分拣线、立体货架、新能源配送车、智能取件终端等设备,提高物流配送效率。整合县域邮政、供销、快递、商贸等物流资源,推动统仓共配,完善日用消费品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,降低物流成本,增强服务能力。
三、丰富消费场景,促进收入消费“双提升”
支持市场信息化平台建设,推进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。积极引导市场对接电商龙头企业,开展电商培训,提升市场商户的直播带货、线上销售能力。鼓励各地依托乡镇集市开展系列展销促销、乡村旅游和文化传播等活动,传承地域特色和传统习俗,发展乡村“集市经济”。鼓励商贸流通、电子商务、生活服务与现代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加工制造等特色产业跨界融合,增强服务业推动生产、促进流通、扩大消费的功能。